当前位置:首页 >> 侦测器

从人力到全程机械化淮海农场父子农工亲历40年农业巨变无铅焊锡

2022-10-11 19:25:12  花元机械网

改革开放以前,农业生产基本处于人拉肩扛、人力畜力并用阶段。如今,耕、种、收、管等生产环节,已实现全程机械化,让原本辛苦的劳作变得轻松、高效。淮海农场林耀国、林志纯这对父子,作为两代农工,亲身经历了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过程。

父亲:手工插秧一天一亩地儿子:机械化插秧一天百亩

林耀国是淮海农场退休农业技术人员,今年78岁。上世纪70年代,农场的一个连队(大队)有2000多亩土地,两百多名农工。插秧期间每人每天必须完成一亩地的栽插任务。作为农技员,林耀国每天的任务之一,就是配合各连队的排长分配插秧任务,划分秧田。他们用木尺测定距离,一亩地做个记号,要求是竖十横六,也就是一平方米要插六十株秧苗,插完才能回家。手脚慢的人只能起早贪黑,有时还需要家人、朋友来支援。

“由于气温高,加上长时间水田浸泡,有的人手和脚都肿了,病的病、伤的伤。劳动效率十分低下。”林耀国对当年插秧劳动的艰辛记忆犹新,那时流传的口号是:两头黑洞洞,中间不放松。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高,特别是水稻栽插必须在夏至前完成,否则每延迟一天,就严重影响到产量。那时只得请农场周边的村民来农场插秧,按天付酬,虽然插秧任务按时完成了,但劳动成本大幅上升。

“现在农工早已从繁重的体力活中解脱出来,插秧不用弯腰啦。”林志纯自豪地说。他今年46岁,子承父业担任大队协管员。2009年,农场淘汰了双膜育秧技术,引进塑料硬盘育秧术,购置了多台高速插秧机。由6个工人组成一个机组服务1台插秧机,一天可插近百亩,秧苗的密度和深浅度可任意调配。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,后面绿茵茵小秧苗整齐地排列成一行行,“我们单位3千多亩水田,只需两台插秧机,就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栽插任务。”

父亲:每个环节亲力亲为儿子:主要靠机械化运作

秋季收稻“三秋”大忙,是每年继“三夏”大忙后又一个繁忙季节。林耀国当农技员时,在各个连队奔走忙碌。他要协助连长给农工们鼓劲:当时秋收主要靠手工劳动。收割时每人每天一亩地,要割好并捆成稻靶子才算完成任务。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装车运到场上,将稻捆拆开打乱,铺成厚厚的一个大圆形,拖拉机拖着石磙子,一遍又一遍地开着打转。最后人工用铁叉将稻草里裹着的稻子抖落下来。

翻晒稻谷需要老天帮忙,趁天气晴好,一人一把推耙,一下一下地翻晒。这时每个连队饲养的老牛也派上了用场。在牛的身后套个木制的大推耙,农工一手握鞭子一手牵着牛缰绳,站在推耙上来回翻晒。粮食晒干后,人们再用铁锨、笆斗灌粮过磅、扎袋封口,由年轻力壮的农工,肩扛麻袋,脚踩跳板扛上拖拉车车厢运往场部加工厂。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力,没有一把力气还干不了这些农活。

与父辈秋收主要靠人力不同,林志纯指导农工搞秋收主使用各种农业机械:大型收割机一天能收一百多亩,职工只要在田间看看就行。粮食上场有翻稻车翻晒,晒干后输送机械扬场、装车,甚至不要人做辅助。5万多公斤的粮食,半个多小时就装上了车。到米厂电磅过秤后自动卸车。整个过程省力、省时,又节约成本。今年秋天,收稻时遇到连续阴雨天气,收下来的稻谷直接运走烘干入库,再也不靠天吃饭。

春夏季的田间管理,不仅没有当年人海战术的场面,而且突破了机械化运作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难题。林志纯介绍:施肥机、植保机在田间转上一个来回,就完成了施肥治虫作业,人就站在田头看看就行了。从育秧环节、田间筑埂、耕耙播种全是人操纵机械来做,速度快质量好。尤其近年来无人植保机变得愈加火热,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、精准、便捷。千百年的传统农耕方式已是一去不复返了。

父亲:农工个个想跳出“农门”儿子:住楼房开轿车令人羡慕

“当年农场和农村一样,都难留住人啊。”林耀国说,那时农民种地一年忙到头,收入不高。农忙植棉插秧管田,农闲挖沟修埂搞大会战,就是下雨天还要分配搓绳、织绳包、补破麻袋等农活,天天泡在田间地头有事做。粮食产量每亩只有250公斤左右,年底分红一个劳力能拿到百把块钱就算高的,农工家的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,孩子们就盼望春节能有钱给做身新衣服。所以那个年代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当城里来招工时,各家想尽一切办法托人把小孩调到城里。

林耀国作为农场老农技员,熟悉农场上万亩农田的角角落落,但当年他与其他农工一样,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最终走出农门,进城当工人。他有3个孩子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两个女儿都招工进城当了工人。当时他和老伴深为自豪,觉得孩子们不用再像自己一样做“泥腿子”农工了。但让他没想到的是,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,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,农业工人却越来越轻松,他的儿子林志纯,最终选择了接他的班,继续在农场当农工。

“现在一个职工管理200多亩水田,他们每天开着轿车穿着皮鞋到分场去种地。农忙时就是拿着铁锨,到田埂上开关水口子,轻松得很。施肥、治虫、除草以及耕耙播的任务都是由专门的机械来完成。”林志纯说,就这样轻松上班,水稻产量正常年份都在600公斤左右,甚至更高。一年下来,职工的收入七八万元是正常的事,农场职工靠种田致富住进了楼房,甚至别墅。“农场场部建成社区,就是一个小城镇,生活水平一点不比城里差,当个农工挺实惠。”

刘春香 记者 程爱春

标签:农工;农场;林志纯

责编:韩震霞 崔欣

改革开放以前,农业生产基本处于人拉肩扛、人力畜力并用阶段。如今,耕、种、收、管等生产环节,已实现全程机械化,让原本辛苦的劳作变得轻松、高效。淮海农场林耀国、林志纯这对父子,作为两代农工,亲身经历了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过程。林耀国作为农场老农技员,熟悉农场上万亩农田的角角落落,但当年他与其他农工一样,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最终走出农门,进城当工人。但让他没想到的是,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,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,农业工人却越来越轻松,他的儿子林志纯,最终选择了接他的班,继续在农场当农工。刘春香记者程爱春。

改革开放以前,农业生产基本处于人拉肩扛、人力畜...

万艾可小蓝片

男人有点阳痿吃什么好

更年期爱出汗怎么调理

感冒咳嗽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

猫癣初期症状怎样辨别

相关资讯
友情链接